信息公告

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关于召开“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实操培训”学术会议的通知:

各位委员、各位会员及各会员单位:

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长期致力于为广大会员从事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专业教育,为了提高广会员心理咨询实战能力,突破传统心理学技术或流派的制约,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定于2016年8月邀请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精神医学系专家张道龙教授进行主题为“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的实操培训。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心理困扰的多样性以及对咨询效率与效果平衡的要求,决定了广大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学习和实践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以提升大家快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根据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章程》,经省卫计委、省民政厅批准,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2016年学术年会定于8月26日在哈尔滨召开,具体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理论指导

  2、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实操培训(工作坊)

  二、主讲嘉宾简介

  张道龙教授是在美国获得精神学类特殊贡献奖的知名华人精神科医生,张道龙医生和团队著有《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获得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4年十大畅销书之一),张教授是美国极少数获得ABPN(美国精神、神经病学院文凭,American Board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ABPN)并从事EAP(员工帮助计划)工作和心理咨询的华人精神科医生,现就职于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精神医学系行为健康部(Jess Brown VA Medical Center) 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精神医学系(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亲自诊治了超过20000多个中美咨客,曾参与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中美合资的EAP咨询公司并任医务总监,兼任过多个世界100强企业的咨询顾问。

  三、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8月26日下午14:00-17:00时

  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楼 三楼演讲厅

  四、报到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8月26日上午10时—12:30分

  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阳光大厅

  五、参加人员

  1、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2、心理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

  3、从事心理相关研究或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及学生;

  4、有志于加入黑龙江卫生协会的专业人员。

  六、会议费用

  500元/人,全日制本科生凭学生证享受优惠价200元/人。

  七、具体说明

  1、要求会员届时全部参加(如特殊原因不能参加需要指派人员参加)。

  2、会议旅差费自理;会议不统一安排住宿。

  3、乘车路线:地铁1号线医大二院站下车;公交114、104、11、343路公交车医大二院站下车;67、217、218公交车铁路工程学校下车。

  联系人:王琳 联系电话:13836186410

  联系人:周佳玮 联系电话:18504511119

  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2016年7月22日


科学普及 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7.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 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 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 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7.1主要类型

  (1)人 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 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 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2)情感障碍中的狂躁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4)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5)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7.2主要原因

  (1)观念错位

  贪恋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人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思想、文化、 观念、习俗的激烈碰撞中,思想迷失了方向,道德观念特别是婚姻道德观念发生了错位。一些男性视糟粕为时尚,以拥有“婚外情”作为向人炫耀的资本,有的在外 与“二奶”长期非法同居,生儿育女。回家则对妻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使妻子“左右不是”,以种种借口逼迫妻子离婚,更有甚者,将所包“二奶”带回家中居 住,把妻子赶出家门,妻子稍有反抗,则会招致家庭暴力。

  (2)一些人性格扭曲、品行不端

  一些男性性格扭曲,常常无端怀疑配偶生活作风不检点,不许配偶和异性说话,不许配偶贴补家用外出打工赚钱,配偶若有反抗,就会遭到家庭暴力;一些年轻男女沾 染上不良习惯,整天贪于玩乐,游手好闲,在外赌博、酗酒、嫖娼无所不为,有的横行乡里,危害百姓,是人见人恨的恶霸。这些人无家庭责任感,有不顺心的事就 回家耍威风。如在外赌博输钱后,逼妻子出去借钱,借不来就会遭到暴力。妻子若欲提出离婚,就会遭受他们的威逼恐吓,妻子常常忍气吞声,不敢告发。

  (3)严重的男尊思想或女尊思想作祟引发家庭暴力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大男子主义者往往喜欢打骂妻子,但国外社会学家的研究则否定了这样的看法,相反女性化的男人往往更易实施家庭暴力。专家解释说,女性化的男 人往往比较敏感,有时爱斤斤计较,尤其是长期受到妻子压制后,十分容易冲动,或因一点点生活小事,对妻子大打出手,以此来满足其自尊心。另外,一些女性女 权思想严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刻意侮辱和贬低丈夫,有时还对丈夫拳脚相加,进而引发家庭暴力。

  (4)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长期以来“男尊女卑”传统的夫权思想,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有所抬头;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是我国妇女的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二是社 会上多数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劳动社会化程度不高、生育风险还基本上由女性自身承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女性处于下 岗、失业率高、再就业难的境地。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妇女,大部分妇女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家庭经济支配权,这就造成了其在经济上过于信赖丈夫 的事实,一些女性甚至被丈夫视为生活上累赘,常因向丈夫索要生活费遭到家庭暴力。

  (5)从男性遭受家庭暴力袭击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女性的经济收入远远高于男性,男性下岗后收入微薄或年老体弱,在家中挺不起腰板,家庭地位降低。夫妻之间一旦有了矛盾,肯定在精神上占不了上风,动起手来也自然不如女性下手狠。

  还有一种情况是夫妻俩体力上的差距,女性长得高大强悍,男性却矮小瘦弱,感情基础又不是很好。在夫妻吵架升级为厮打时,矮小的男性往往不是女性的对手。

  另外一种情况是,女性有了外遇,看男性越来越不顺眼,一旦被男性发现不轨行为,自恃外面有了靠山,对男性大打出手,甚至有的还联合第三者殴打男性。天津社会 科学院老年问题专家、郝麦收教授认为,女性专制主义是导致男性遭遇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而中国长期的家长制则是生成女性专制主义的土壤。

  (6)有关部门对家庭暴力问题重视不够

  有些单位的领导认为家庭暴力是一般家庭内部事务,不予过问,不予干预,有的法官对于受害者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请求离婚的诉讼,一味调解和好不判决离婚,从而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地实施暴力行为。

  (7)我国现行法律尚无配套的比较完善的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缺乏执法监督制度。在立法上,保护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散于各个法律之中,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

  (8)在法律宣传和教育方面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

  许多公民没有意识到家庭暴力是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而社会舆论对此采取宽容态度而未能给予及时的、大张旗鼓谴责,对致暴者没有威慑作用。

  7.3如何预防和制止家暴

  首先是家庭在紧急情况下发生了暴力行为,受害方要以最快的速度拨打“110”报警,若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要向单位或社区妇女预警机构报告,帮助妇女提高预防能力。积极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或拨打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热线,寻找法律维权的武器。

  其次,家庭初次发生家庭暴力事件时,受害一方不能示弱,要敢于抗争,绝对不能让对方认为自己软弱,随意施暴。

  第三,要与周围家庭多沟通交流,尤其是发生了家庭暴力的家庭受害成员更要与他人家庭人员沟通交流,争取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商讨对付家庭暴力的办法。

  第四,家庭暴力一般是由于家庭成员一方心里变态造成的,受害一方要尽快寻找心里医生和亲朋好友帮助,想办法让他接受治疗,避免再次施暴。

  第五,当家庭暴力发生时,要注意收集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向亲朋好友求助,让他们看看为自己作证,还要注意收集物证,如伤害工具等,为维护自身权益提起诉讼做好准备工作。

  第六,对于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经单位疏导和亲朋好友劝阻不力的家庭,只有选择起诉离婚,摆脱家庭暴力。

上一条: 6.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一条: 8.校园欺凌

展开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楼B区

咨询电话:0451-87502859 87502642

版权所有: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

 备  案  号:黑ICP备16006011号-1

 网联备案号:230103020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