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关于召开“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实操培训”学术会议的通知:

各位委员、各位会员及各会员单位:

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长期致力于为广大会员从事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专业教育,为了提高广会员心理咨询实战能力,突破传统心理学技术或流派的制约,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定于2016年8月邀请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精神医学系专家张道龙教授进行主题为“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的实操培训。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心理困扰的多样性以及对咨询效率与效果平衡的要求,决定了广大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学习和实践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以提升大家快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根据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章程》,经省卫计委、省民政厅批准,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2016年学术年会定于8月26日在哈尔滨召开,具体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理论指导

  2、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实操培训(工作坊)

  二、主讲嘉宾简介

  张道龙教授是在美国获得精神学类特殊贡献奖的知名华人精神科医生,张道龙医生和团队著有《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获得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4年十大畅销书之一),张教授是美国极少数获得ABPN(美国精神、神经病学院文凭,American Board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ABPN)并从事EAP(员工帮助计划)工作和心理咨询的华人精神科医生,现就职于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精神医学系行为健康部(Jess Brown VA Medical Center) 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精神医学系(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亲自诊治了超过20000多个中美咨客,曾参与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中美合资的EAP咨询公司并任医务总监,兼任过多个世界100强企业的咨询顾问。

  三、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8月26日下午14:00-17:00时

  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楼 三楼演讲厅

  四、报到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8月26日上午10时—12:30分

  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阳光大厅

  五、参加人员

  1、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2、心理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

  3、从事心理相关研究或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及学生;

  4、有志于加入黑龙江卫生协会的专业人员。

  六、会议费用

  500元/人,全日制本科生凭学生证享受优惠价200元/人。

  七、具体说明

  1、要求会员届时全部参加(如特殊原因不能参加需要指派人员参加)。

  2、会议旅差费自理;会议不统一安排住宿。

  3、乘车路线:地铁1号线医大二院站下车;公交114、104、11、343路公交车医大二院站下车;67、217、218公交车铁路工程学校下车。

  联系人:王琳 联系电话:13836186410

  联系人:周佳玮 联系电话:18504511119

  黑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2016年7月22日


公益实践 您的位置:首页 — 公益实践
哈市人大代表杨艳杰:建立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问题的综合干预机制

东北网123日讯 (记者 杜筱) 目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及冲动攻击等心理行为问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学习困难等教育问题;理想信念缺失及性格能力等人格及品格问题;敏感多疑,孤僻离群等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问题;身体发育健康素养问题以及安全问题。

  因此,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开展综合干预,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哈市人大代表、哈医大公卫学院副院长杨艳杰建议:

  1.建立综合治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机构

  在制度上,将留守儿童父母每年返乡探视儿童纳入真正的登记制度,比如省少工委、省妇保、人社厅等,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治理体系。

  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力推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留守儿童动态管理网络。一是以村委会或居委会、留守儿童监护人、代理监护人和代理家长为主体,建立家庭监护网络,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安全的监护;二是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建立教育管理网络。重点负责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生活管理。三是以扶贫部门和基层组织建立帮扶保障网络,重点解决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改善生活、学习条件和环境。四是以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五老”等社会组织为主体,建立社区爱心网络,全方位关心留守儿童。同时,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关爱留守儿童理念,倡导关爱留守儿童。

  2.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全县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及考评体系,纳入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工程,纳入“城乡共建”责任体系,统筹部署,统一督查考核。总结和推广各地在此项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对有关部门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年度考核评估。

  3.加大投入力度

  着力解决留守儿童就学难问题,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一是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动员家长把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边远山区适龄儿童,转入学校寄宿。二是落实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逐步扩大“两免一补”的实施对象,分层次进行资助。三是加大减免寄宿费力度,规范学生交钱交物的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一批“零寄宿费”的学校。四是大力鼓励退休教师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开展“代管家长”、“代管妈妈”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

  4.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建好信息台帐。要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变化这一实际,每年开展一次留守儿童调查统计工作。二是建立助学机制,加大助学力度。一方面建立留守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活补助制度,确保留守儿童每日有肉、蛋、奶吃。另一方面,改善留守儿童食宿条件。三是为学校添置体育娱乐设施和图书室等,改善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条件。

  5.学校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常规性工作

  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开通亲情电话,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交流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得到亲情关爱;坚持指导“留守儿童”用书信与父母沟通,密切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感受亲情温暖。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档案进行管理。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20-50年的发展问题,为此我们真切地希望在各级政府的倡导下,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会工作者去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成长,让留守儿童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健康成长,真正成为有文化、有理想、身心健康的祖国接班人。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王聪

展开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楼B区

咨询电话:0451-87502859 87502642

版权所有: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

 备  案  号:黑ICP备16006011号-1

 网联备案号:23010302000828